市供销社2024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

浏览次数:信息来源:市供销社发布时间:2024-07-10 16:04
字号:

根据工作安排,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:

一、重点工作完成情况

(一)强化理论武装,政治建设得到新提升

提高政治站位抓学习。及时制定年度学习计划,完善学习制度,落实旁听制度,开展民法典专题讲座,上半年组织召开中心组学习15次,组织交流研讨3次。持续强化正风肃纪。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大会、警示教育大会,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,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,党组书记上廉政党课,开展党纪知识测试。组织党员干部接受红廉教育,对新任职干部进行了廉政谈话,对全体干部发放了“家庭助廉倡议书”。党的建设纵深推进。坚持民主生活会、“三会一课”等制度。压紧压实省委巡视整改主体责任,上半年召开党组会研究党建工作3次、研究巡视整改工作3次,召开专题会部署党建、巡视整改工作5次,排查出的4类17条具体事项均已整改到位。全力做好党支部评星定级工作,顺利完成党总支、支部换届,创建“红色扁担,金色供销”党建品牌,“三级五岗”制度进一步完善。

(二)聚焦主责主业,服务“三农”实现新突破

农资供应服务水平不断提高。落实省农资网络体系建设专项规划,新增叶集区为县域配送中心,优化调整农资保供工作专班,建立市县联动工作机制,完成年度化肥、农药储备任务,推动社属企业为全国供销总社农资保供重点企业。推进舒城化肥储备库和裕安区化肥仓储设施建设。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。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,全系统建有为农服务运营中心8个,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18个,为农服务站点132个,庄稼医院482个,截至目前,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220万亩次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。认真贯彻落实省社和市委、市政府“两新”工作部署,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体系建设,拓展废旧家电回收业务。全市系统建成再生资源经营服务网点、“生态美”超市80个,分拣中心3个。回收各种工业固体废物8000余吨,农药瓶、农药袋、农地膜等农业废弃物300余吨、低价值回收物700余吨,废旧家电约1万台。

(三)强化产销对接,助农增收取得新成效

搭建平台扩销路。指导县区社组建农产品供应链公司8家,在上海市设立大别山农产品专营店2家。创新“店中店”模式,在合家福超市内设立供销社专区,在六安商业街区开设“六安市供销社门市部”。宣传推介觅商机。沪皋两地供销社系统保持高频互访并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。打造自主品牌10余个,指导舒城县供销社创建的“品龙舒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,被列入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案例名单。举办专场农产品推介会2场,参加上海市供销市集、苏州供销大集等展会10余场。拓宽渠道助销售。推动5家企业40余款产品入驻上海供销e家品牌集成店、供销优选品牌体验馆等线下渠道,借助上海东方购物、金山区政采平台等线上渠道推广销售大别山农产品。今年以来,全市系统销往上海农产品约3000万元。推动12家企业60余款产品入驻江苏省“鲜丰汇”平台。积极引导企业入驻“832平台”,累计销售额为6.17亿元。

(四)坚持夯基固本,基层组织迈上新台阶

提升基层供销社组织基础。实施“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”,及时下达基层社建设目标任务,引导各县区供销社按照目标任务推进基层社恢复重建。目前,全市共有基层社109个,其中乡镇基层社79个,村级基层社30个。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。持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,全市供销系统共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15家,入社社员2.92万户,带动周边农户8.68万户,共培育总社级示范社7个,省社级示范社10个。推动社有企业稳步发展。推动社属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,探索合作经营模式,积极推动与省双赢集团等优质企业开展股权、项目和业务合作。

二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

(一)农资供应“主渠道”作用发挥不充分。全市系统经营网络不健全,7个县区仅有5个县区有社属农资企业,市本级、霍山县、叶集区供销社均无社属农资经营企业,为经营网点空白区域,且现有的经营网点各自为战,没有形成市级层面统一的经营网络,整体服务水平不高,经营实力不强,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。有的网点经营基础设施仍薄弱,农资仓库不达标,防水防晒措施不到位,消防措施不完善,配送中心陈旧,设施更新落伍。市、县两级供销社监管体制不完善,对系统内农资经营企业监管力度不够,有的农资经营者质量意识淡薄,不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,有的农资经营者夸大宣传农资功效、用途,一定程度影响了供销形象。

(二)社会化服务“主力军”作用发挥不明显。全市系统内大部分服务主体规模不大,服务千亩以上耕地的主体不多,带动能力不强。服务领域不宽,目前大部分服务主体的服务主要集中在粮食等大田作物的产中环节,而且大多数还是单项单环节服务,多环节、全程服务及产后的初加工、冷链物流等服务还比较薄弱。系统内社会化服务多针对家庭农场、农业大户,直接面向小农户的服务供给不足。联合合作不够,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存在单打独斗现象,政府政策、资金扶持较少,与农口部门联结不紧密,资源共享、信息互通、联合发展态势未形成。

(三)再生资源回收“一张网”作用发挥不充分。国务院以及省、市就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相继作出安排部署,提出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。供销系统原有的再生资源回收力量因历次改革均已丢失,近年来,通过“开放办社”的方式,加盟、参股了一些回收企业,但整体相对薄弱,且供销系统资金有限,对回收企业、网点的支持不够,同时缺乏政策支持,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指导仅限于系统内企业。各县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开展的不均衡,霍邱、金寨、舒城县有社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,回收服务网络相对健全,而其他县区社均没有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。

三、下一步打算

(一)着力构建农资保供网络体系。全力实施省供销社农资网络体系建设专项规划,充分发挥舒城化肥储备库和裕安区化肥仓储库保障化肥淡储任务,进一步建立健全农资保供应急机制。培育县区农资经营骨干企业,积极对接种植大户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,建立“农资企业+配送网络+销售终端”服务模式。引导农资经营企业调整农资经营品种结构,持续开展“绿色农资”升级,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。

(二)持续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。支持基层社、社有企业建设生产性为农服务中心,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,打造县有运营中心、乡镇有服务平台、村有综合服务网点的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,确保完成年度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任务。

(三)持续构建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。深入推进与上海市对口合作,积极组织社属企业赴长三角等区域开展农产品推介,举办参加各类展会、产销对接会等活动。推进金寨、霍山等县供销社开展“两地仓”供销合作,推动在上海供销e家品牌集成店及县区供销社旗下门店等设立大别山(六安)农产品专柜。牵头组织六安市茶企参加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、安徽供销年货大集等展会。优化“832”平台和“徽采云·乡村振兴馆”服务水平,助力农产品销售。

(四)持续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体系建设。抢抓“两新”工作机遇,依托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点,加快建设现代化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和绿色分拣中心。推动社属企业与省双赢集团深度合作,积极参与供销合作社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提升行动,深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农村环卫清运网络“两网融合”,优化完善全市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。

文件下载
政策咨询

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,可以点击“我要问”在线咨询,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,或者拨打市长热线:0564-12345。